从传统客服到数字化员工,从线下网点到手机银行,从体验风控到系统风控,从去中心化到融合,从平台到中台……近年来,金融科技逐渐渗透到多方位。银行业务运营的维度方面。 场景化成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动脉。
截至3月31日,六大国有银行年报已全部出炉。 2022年,国有六大行金融科技投入合计1165.49亿元,同比增长8.42%。 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超过200亿元。
斥资千亿持续加码金融科技,但增速放缓
据多份年报统计,2022年,国有六大行金融科技投入合计1165.49亿元,同比增长8.42%。 与2020年和2021年33.5%和12.34%的增速相比,整体增速呈下降趋势。
建行金融科技投入首次同比下降科技,金融科技投入232.9亿元,同比下降1.2%(2021年增长6.64%),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83% (2021 年为 2.86%)。
工商银行和邮储银行科技投资增速大幅放缓。 工行金融科技投入262.24亿元,同比增长0.91%。 科技投入106.52亿元,同比增长6.20%,而邮储银行2021年信息科技投入100.30亿元,同比增长11.11%。
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也保持了高增长的追赶态势。 特别是交通银行,科技投入从2019年的50.45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16.31亿元,四年内翻了一番。 中国农业银行的科技投入将从2019年的127.9亿元继续增长到2022年的232.11亿元。中国银行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也很大,从2019年的116.54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15.41亿元。
增速放缓意味着六大国有银行正在将对金融科技的关注点从速度转向质量。 2022年是央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实施的开局之年。 过去几年,科技投入的爆发式增长,让六大国有银行完成了数字化转型。 在“大梁”阶段,我们从多点突破走向纵深发展。 之后,我们将更加关注业务应用和数字化运营。
根据年报披露的相关信息,云计算、分布式、数据、中台、人工智能等关键词频繁出现。 可以看出,2022年,六大国有银行在上述技术能力建设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 发展和突破。
在云计算和分布式层面,工行年报显示,2022年,工行将强化“云计算+分布式”两大核心平台的技术支撑能力,金融云平台荣获“亚洲银行家”连续两年获得“世界最先进平台”称号。 好云计算工程”。建行也在持续推进全面云化转型。“建行云”率先实现“多功能区、多区域、多技术栈、多业务”的“四多”布局。 chips”,算力规模较上年增长30%以上。农行完成云化多核技术栈建设,管理40000+服务器,承载1200+应用模块,增加 IaaS、PaaS、SaaS 云部署,基于 PaaS 部署的应用占比达到 68% 交通银行成功启动信用卡分布式核心系统改造项目,成为首家使用云计算的大型国有银行自主可控的分布式核心系统,2022年,中国银行将完成重点业务的企业级重组,有序开展。 新一代分布式技术平台初步形成。
在数据和中台层面,农行推进数据深度融合,共性数据积累。 大数据平台和数据中台提供一站式专属数据服务,启动数据湖建设,完成存储计算分离、流批融合的新技术架构试点落地。 工商银行加强数据中心赋能,推进数据共享入湖,累计入湖4.5万张表,建立数据中心分层体系,新增知识图谱、客户标签、数据服务支撑全行数字化经营,风险联防联控、入网等300余个重点场景建设。 邮储银行推进数据中心能力建设,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和更新,构建特征计算和标签计算引擎,全面提升数据中心“采集、存储、计算、使用、管理”能力. 交通银行系统推进企业级架构、数据中台、营销中台、风控中台和运营中台建设,优化构建集约化、智能化、生态化的客户服务体系,逐步夯实客户服务基础。数字技术。
在人工智能方面,农行启动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平台建设科技,将计算引擎性能提升4-5倍,推进智能手机银行建设,提高精准度和精准度。智能语音助手、智能客服、智能搜索等服务个性化。 交通银行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全栈知识图谱平台构建产业链、供应链等上下游产业链条,助力业务织网补链。 优化电信诈骗账户拦截规则,提高风险预警精准度,全年管控诈骗账户1600余个。 推动业务操作自动化,减少人工环节,提高业务办理质量和效率,将开户影像资料核对等任务从原来的3个月压缩到1周。 工行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在金融行业率先通过“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应用成熟度”全方位评估,获得最高等级认证。 构建系统化、工程化、产品化的人工智能能力,自主研发人工智能平台,实现模型业务数据在线回传,支持模型敏捷迭代,共支持742个业务场景。
数字化转型深水区:自造血还是草船借箭
纵观历年国有六大银行年报中的金融科技数据可以看出,在突破千亿规模后,科技投入进入稳步增长期。
2022年,六大行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科技基础明显不断夯实,数字化转型进入下半场。 正如交通银行行长刘军在业绩发布会上所说,科技不是简单的金融赋能或加法,而是革命性的重构和重塑。 未来,六大行将围绕“场景”和“业务”发力金融科技,实现高质量突破。
步入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对于银行来说,一方面要在内部打造自己的“战舰”,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 目前,国有六大银行中,除邮储银行外,均已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支持母公司发展是银行自愈的体现。 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桨对外划船,方便技术在业务场景的落地。 从已有经验也可以看出,国有六大行的数字化转型并非单打独斗,也尝到了草船借箭的红利。 例如,中国建设银行携手科大讯飞成立战略合作联合委员会。 基于营销业务场景需求,借助科大讯飞的技术和数据优势,探讨营销业务、智能公积金、智能审计、智慧社区、智慧网点等方面的人机协同。 的新型号。
科大讯飞在金融科技层面拥有良好的技术基因和落地能力。 科大讯飞副总裁谢飞曾表示,科大讯飞已经是金融科技市场的一线玩家。 在语音感知方面,在领先金融机构中市场占有率超过50%。 六大银行、中国保险、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与科大讯飞建立合作,提供语音技术支持。 在场景赋能层面,顺应当前金融与科技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聚焦远程银行、普惠金融、零售金融、反欺诈等领域的热点业务场景,也积累了丰富的应用实践,助力银行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
(注:本文数据来自六大国有银行年报)
本文来自:南早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