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张淑贤 见习记者陈玉康
瞄准千亿级产业,给予最高1亿元资金支持,近日,杭州出台了合成生物学产业专项政策,力争到2030年建成千亿级合成生物学产业集群。
杭州是长三角抢滩布局未来产业的缩影。 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正在全方位布局未来产业,涉及合成生物学、脑机接口、量子计算、智能仿生、超材料等数十个细分赛道,和深海。
合成生物学是通过编辑蛋白质和基因、生化反应和代谢途径来形成细胞。 使用这项技术有望延缓衰老; 在颅骨上开一个直径小于0.5毫米的小孔,可以将100个多记录通道的探针植入大脑。 这种厚度只有1微米的探头,柔软坚硬,不易损伤脑组织; 教师四处走动,搭建教学环境模型,教师在工作站进行一次实操。 混合现实(MR)3D视频融合课件已自动生成…
假以时日,这些“黑科技”有望在长三角生根发芽。 “黑科技”背后是新技术、新需求、新市场空间科技,可统称为未来产业。 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丁国杰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未来产业是指技术不成熟或市场不成熟,未来有望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
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为抢占未来产业先机,近年来,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纷纷根据自身特点布局未来产业,勇闯“黑科技”无人区。
今年以来,上海未来产业培育进入实操阶段。 根据去年9月出台的行动计划,上海将打造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5大产业集群,包括脑机接口、生物安全、智能计算、量子计算、深度计算等。海洋勘探、高端膜材料等16个细分产业。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张洪涛表示,“经过五到八年的努力,如果上海16个领域中的一部分能够脱颖而出,那么上海培育未来产业的工作将非常有意义。”
浙江和江苏紧随其后,均于今年2月发布了未来产业相关措施。 其中,浙江提出优先发展合成生物学、未来网络、仿生机器人、柔性电子等九大快速发展的未来产业。 同时,在量子信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海、可控核聚变与核技术应用、低成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智能仿生与超材料等六大领域探索发展未来产业。 江苏提出打造10个引领突破的未来产业集群。
安徽也不甘示弱,提出实施“4+N”未来产业培育工程计划,前瞻布局量子技术、人工智能、未来能源、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
“虽然未来产业还没有公认的领域,但为了构建竞争优势,长三角各地纷纷顺应科技潮流,抢先布局下一轮可能爆发的产业。” 丁国杰说。
无锡市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奇告诉记者,长三角地区具有布局未来产业的天然优势和禀赋。 一方面,长三角制造业在全国占据支柱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数字经济持续增长,可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环境。未来产业; 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基地,对就业创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此外,长三角拥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高端装备生产基地、高端工业基础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龙头供应商,可提供一大批芯片、动力电池、和机器人,有力支撑产业链运行。
未来产业集群
正在孕育
5月10日21时22分,中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冲入太空,中国人将独特的浪漫豪情带到浩瀚的宇宙中。 在长三角,包括航天信息产业在内的未来产业正在走出实验室,走向集群化发展。
在合肥中安创谷科技园,蔚蓝的数字地球清晰地显示在中科星图数字地球合肥有限公司展厅的大屏幕上。只需轻点鼠标,高清卫星遥合肥城市遥感影像映入眼帘,逍遥津、宝园等地标遥感影像历历在目。 1700公里外的青海湖长什么样? 通过“星图地球今日影像”时间序列影像服务,1985年至2020年青海湖生态变化一目了然。
合肥航天产业园正在规划打造“中国星城”。 目前,合肥高新区着力打造航天信息核心园区,众安创谷科技园已被列为“合肥航天信息产业园”。 航天信息产业也被纳入合肥“未来科学城”空间规划。 按照卫星制造、火箭制造、地面装备、终端设备、数据应用、航天探索、试验平台等产业环节,集聚产业上下游企业和项目,加快制造业项目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成果。
在南京,作为未来产业六大细分赛道之一,元界的发展如火如荼。 今年2月,穗光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开业,同时,唐山温泉国家旅游度假区“元界产业能力基地”揭牌。
随光科技创始人兼CEO何杰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元界产品和项目不仅可以扩大市场增量,还可以助力盘活盘活,为教育培训、文旅、旅游等传统产业赋能。工业生产。 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吸引社会资本是上海培育未来产业的举措之一。 去年12月,成立仅一年的脑虎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脑虎科技的口号是‘用脑连接未来’,希望通过对脑机接口技术的探索,延伸大脑的边界,让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提升人类智能。 ”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脑虎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胡涛表示,“希望以上海为支点,影响长三角,带动全国乃至世界。 ,并勾勒出未来脑机接口的技术路线图。”
近日,奇点能源完成近4亿元Pre-A轮融资。 公司是我国第一家聚变能创业公司。 奇点能源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郭厚阳告诉记者,中国的“双碳”目标为核聚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空间。 “按照现在的科技发展,大约20年后,核聚变就会实现商业化。”
让企业敢进资本敢投资
以颠覆性技术为代表的未来产业方向,可以引领生产力实现新的飞跃。 但由于未来产业的技术和市场还不成熟,该领域的发展仍需中长期考虑。
“未来大部分产业都需要10到1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发展起来,比如6G商用、核聚变等。” 丁国杰告诉记者,这是基于未来工业技术的“前沿”,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这种技术。 公认的技术标准或多种技术并存,哪种技术路线在未来更具市场应用前景,需要通过市场竞争和检验来实现。
未来产业市场需求突破。 例如,以脑机接口为例,需要将芯片植入人的大脑皮层。 “这意味着未来一些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制度瓶颈和壁垒的突破。” 丁国杰说。
丁国杰建议,各地发展未来产业要充分认识未来产业的内涵和规律。 以市场准入为例,传统的招商引资重点考核投资额、税收贡献、产值贡献等,但这一标准不适用于未来产业。 性评估等。”
何杰表示,目前地方产业政策不遗余力扶持未来产业,但新兴产业仍需要更灵活的创投策略“保驾护航”,希望地方产业投资结构能够更多地向平台型企业倾斜即深耕底层制度倾斜。
“未来产业的发展也依赖于巨大的科技投入。” 丁国杰说科技,“一方面要评估当地是否有足够的创新资源,比如大学学科、人力资源等,同时要加大对未来产业基础研究的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吴奇也很关心未来这个行业的人才短缺问题。 他表示,未来产业对高端人才需求量很大,但目前我国高端人才供给仍然不足,尤其是一些前沿领域,难以满足产业需求。发展。
“虽然未来产业最终不可能遍地开花,但在布局初期,遍地开花是市场竞争的正常现象。只有通过市场化竞争,才能不断推动技术和市场的成熟,从而形成一个新的行业。” 丁国杰说,“这需要配套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让科学家敢做,企业敢闯,资本敢投。”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